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党史学习教育专区 > 工作动态
发布时间:2022-04-02 22:40:00 来源:
打印| 字号:[ ]|

用微光点亮春天——记省应急管理厅新闻宣传处党支部志愿者

  3月,疫情席卷长春。当这座城市被按下暂停键,有一群人却始终在加速向前,他们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根本宗旨刻进骨髓他们义无反顾冲向战疫一线,用生命守护生命……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当战疫的号角吹响的那一刻,省应急管理厅新闻宣传处党支部全体人员火速集结,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的忠诚与热爱,描绘着应急人的责任和担当。 

  战疫路上的“夫妻档” 

  小家大爱,共同战疫。疫情防控初期,新闻宣传处罗皓和妻子就第一时间报名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家里有俩孩子,老大小学三年级,小儿子小学一年级,孩子还小,我们两口子总要有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罗皓说,在报名志愿者之后,罗皓和妻子每人一天轮流在家,一人去社区当志愿者。 

  321日,他早早地来到长春市南关区富裕街道南溪社区报道,随即被分到了中海国际社区进行居民核酸信息录入和维持现场秩序等工作。 

  “我做了好几次了,一直都没事儿,干啥让我一次次做?” 

  “大爷,病毒从感染到排毒能检测出来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反复测核酸也是为了及时能发现病情,需要多次筛查才能保证准确……”面对群众的不解和情绪,罗皓一遍一遍耐心讲解。 

  一天下来,他所在的小组共7人完成了一千余人的采样任务。下午,在完成了本组核酸采样工作后,他又赶紧去别组支援。 

  第二天一早,在赶往社区报道的路上,罗皓接到了社区打来的电话,由于所在小组的取样出现了阳性,他要立刻停止志愿者工作,回家观察……他无奈地返回了自己的家。 

  328日,刚一解除观察,罗皓又重新返回了志愿者的岗位,一忙就到晚上7点多……“作为一名党员,做好防疫工作义不容辞。”罗皓说。 

  给人力量的暖心“大白” 

  “我不是党员,但我也想报名!”318日,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决定组织全体党员下沉到居住地所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消息一发布,新闻宣传处张帅第一时间在群里要求报名,随后,他立即联系了所在社区,第二天一早便奔赴志愿者岗位。 

  张帅身高183cm200斤的体重,在最大号的防护服中还显得有些局促,他克服着困难,义无反顾地坚持着志愿者的工作。 

  “喊到哪栋哪栋动,没叫你先不要动;着急忙慌没有用,到这也是白挨冻……”在服务的小区楼下,张帅拿着喇叭一遍一遍地在楼下喊着。 

  身边排队做核酸的居民听到都忍不住笑了,直言这个喊楼的“大白”给乏味的居家抗疫生活增加了一些乐趣。 

  “大姐,你看这大娘腿脚不好、让他先做一下核酸吧?”“大哥,这孩子着急上网课,让孩子站您前面呗?”核酸采集现场,他积极与现场群众沟通,为老弱病残孕、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争取优先采样,获得了群众的点赞。 

  最有意义的“妆容” 

  3247点半,新闻宣传处董雪竹如约来到了幸福乡八一社区参加志愿者工作,这一天,她被安排了核酸采样样本收集工作。“就是把医务人员取样的棉签上半部分放进试剂管,将棉签后半段折断……”,她笑着说着这份看似“轻松”的工作,殊不知这份工作却是离“病毒”最近的。 

  为了确保样本准确和自身安全,每做完一个,她都会用消毒凝胶将双手消毒干净,然后再接触下一个样本。试剂管上有条形码不能弄湿,而反复用消毒凝胶消毒,手套一会儿就湿了,她每隔一会儿就要更换一副手套,以确保条形码完整。一天下来,她所在的八一水韵城F区共完成了近2000人的核酸检测工作。 

  一天工作结束后,她的双手已经被泡得发白,脸上的勒痕也清晰可见。“这应该是我干过最酷的事儿,也是我最有意义的‘妆容’。”董雪竹说。 

  耐心劝导解民忧 

  刘畅是新闻宣传处年龄最小的同志,入党积极分子,家不在长春,疫情发生以后,她一个人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战疫的号角吹响后,她第一时间联系社区报名当者愿者,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战疫之路。 

  她所服务的社区——红旗街道富锦社区是一个老小区,没有相对集中的地方供居民核酸检测,于是他们便会带着“家伙什”打起了“游击战”,在室外搭建一个又一个检测点。 

  几天下来她送过试剂盒、为居民做过核酸登记、劝导过困惑的居民、遇见手机操作不熟练的老年人也会上前帮忙,她还会时常注意队伍中人与人的间隔距离,如果排队的人距离太近也会及时上去提醒保持距离。 

  “大爷,麻烦把手机屏幕调亮一些。” 

  “核酸检测是在室外,做人员信息录入,若赶上阳光强烈的时候屏幕看不清,一些老年人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屏幕调亮,也不会操作,就需要我们耐心解答,教他如何操作。”刘畅说,“好在大家都很理解我们,也会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他们会对我们说‘辛苦了’,感觉心里暖洋洋的!” 

  战疫主业两不误 

  3月30日晚11:41,长春市绿园区青年路兴和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群发来一条消息:“万龙一期有没有志愿者参与今晚的行动,主要是贴电子封条,报名接龙。” 

  “我在三期,可以去!”看到志愿者招募消息,新闻宣传处王奕茗立即报名参加,并于331日凌晨1点左右到达现场。 

  “我们两人一组,先将已经录入信息的电子封条组装好,然后再安装到相应住户的门上。电子封条和传统的封条意义一样,是用来禁止人员出入的。”王奕茗介绍,他的工作是给万龙银河城一期居家隔离的住户安装电子封条,“这是我第一次当志愿者,需要额外花费时间学习一些防护知识,可能有点耽误进度了。”王奕茗说。 

  530分左右,天蒙蒙亮,在安装了55户居民以后,他们清扫了场地,便结束了这一轮的志愿者工作,带着一身疲惫回到了家。 

  白天眯了一会儿,我是这周公众号的当班编辑,还有活要干。”王奕茗说。 

  就是这样,在筑牢防疫安全网的同时,新闻宣传处也时刻不忘自己的主责主业,3月11日以来,在《中国应急管理报》、《吉林日报》、吉林广播电视台、人民网、新浪网、中国吉林网等中省直主流媒体刊播稿件236篇条,其中《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刊发稿件7篇;《早安应急》栏目报道吉林省应急系统抗击疫情工作开展情况,受到广泛关注;全省应急系统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媒体载体进行科普提示37800余次,播放科普宣传片8300余条。 

  无冬不去,无春不来。这是一场行胜于言的逆行,是一场义无反顾的奔赴。省应急管理厅新闻宣传处党支部的“大白”们正在各大抗疫战场上奉献爱心、挥洒汗水凝聚力量…… 

  •  

    主办:吉林省应急管理厅     吉ICP备05001602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727号     邮编:130021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0431-12350     监督投诉电话:0431-85096328    

    网站标识码:2200000056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767号     访问量统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