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中国应急管理报
发布时间:2022-03-26 20:22:00 来源:
打印| 字号:[ ]|

中国应急管理报:吉林监督检查日报告、日点评破解“三大难题”

  “近期因部分矿山停产,检查的单位不多,在检查时,应在报表中明确企业当前是处于停产、生产还是准备复工状态,如果是准备复工,不光要检查培训教育情况,还要对生产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近日,吉林省应急管理厅非煤处负责人崔振华在日点评中说道。

  为提高监管执法能力水平,针对部分市、县应急管理部门在对主管领域开展检查时,存在不会查、查不出问题、查得不认真等情况,吉林省应急管理厅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从2021年9月2开始,实行市、县应急管理部门监督检查日报告、日点评工作机制。

  每天,各市、县应急管理部门上报当天检查情况,经过汇总后,形成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监督检查日报表,再由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各主管业务(监管)处室的负责人就像老师批改学生作业那样逐项批、逐项改,通过微信群进行点评,提纲挈领地剖析、精准指导,直接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要求。

  通过日报告、日点评,吉林省破解了直接监管领域责任不落实、安全检查查不出问题、源头风险管控不到位“三大难题”,做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以前没这么干过”

  日报告、日点评机制运行之初,大家都觉得“别扭”,坦言“以前没这么干过”。“大家都是监管干部,只是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何谈点评?”据相关人员介绍,最初面对这项机制,部分市、县存在抵触情绪。

  但执法检查都是为了确保全省生产形势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思想统一了,工作自然就好开展了。

  机制运行伊始,市、县执法人员的上报不得章法,检查重点和说法都不准确,体现出部分监管部门存在检查重点把握不准,发现的问题仅是容易整改的问题,不愿触及“老大难”问题,甚至故意回避够立案处罚条件的问题。“大家检查出的问题都是些如‘房间不干净、物品随意乱放’等不涉及安全生产的问题,这就失去了执法检查的意义,也有悖于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的初衷。”该省应急管理厅煤监二处负责人赵洪有说。

  点评直击痛点

  “从节后检查的部门看,省厅、县区现场监督检查的频次较高,市州局检查相对滞后,各市州局要立即行动起来,避免出现‘中梗阻’。”2月16日,赵洪有在全省煤矿安全监管微信群中这样点评。

  “基层监管干部干专业的少,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想管,而是不会管,检查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执法检查工作开展得并不顺畅。”崔振华告诉笔者,截至2021年末,全省非煤领域监管干部共有173人,其中专业人员仅50人,大多数监管干部都不是专业人员。检查过程中,监管人员没有深入井下、到作业面,查找真正危及矿山安全的主要问题。

  通过“日点评”加强了对基层日常监管的业务指导,直击监管执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督促监管人员主动到井巷、采掘等一线作业面等容易发生事故的作业点去检查发现隐患,有效解决了“不会管”的问题。

  崔振华坦言,部分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人为放宽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基层监管部门对有重大隐患的矿山想罚不敢罚、想停不敢停。“日点评”可以对基层监管部门发现企业的问题直接提出处理建议,基层监管部门把“日点评”的截图当作“尚方宝剑”,既向当地政府和企业传导压力,也为敢于“亮剑”担当的基层监管同志撑腰,解决了“只拉弓不射箭”的问题。

  同时,通过“日点评”,对检查不认真、检查次数少、重点不突出、查不出问题的应急管理部门直接点名批评,可以防止检查不深不细不实。在监督检查的同时,该省应急管理厅加强对基层执法的跟踪问责,对存在疑问的报表,会组织人员对当地开展实地踏查、调阅材料、谈话了解,并对不适合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给出处理建议,有效解决了基层监管部门不愿管、不愿查、不真查、不真报的问题。

  2021年10月开始,吉林省应急管理厅非煤处将日报告要求“升级”,要求监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检查时,随机对当班员工30%的人员进行现场抽考,抽考内容涉及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及岗位风险辨识等,从而最大限度地杜绝一线岗位员工的“三违”行为。“今年我们将继续‘升级’,在抽查30%当班员工的基础上,对合格率不及70%的企业采取措施。”崔振华说。

  “这招儿好使”

  点评是手段,目的是提高执法水平。“能力过硬才能更好地担当作为。这项机制的运行,就是推着监管人员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危化一处负责人刘庆利说。

  据了解,2021年,吉林省工矿商贸领域亡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8.8%、25.5%,直接监管领域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事故。

  “这招儿好使!”刘庆利说,通过机制的运行,市、县应急管理部门进步很大。在日报告中,他们按照要求执法,规矩意识强;日常检查更有针对性,能够结合国家及省里的工作重点,确定重点领域开展检查;执法文书的描述更加专业规范具体,执法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大幅提升。“对做得好的地方点名表扬,其他地方会主动借鉴;点名批评的,其他地方也会引以为戒,从而尽量避免同类问题发生。”

  (《中国应急管理报》2022年3月4日 3版) 

  •  

    主办:吉林省应急管理厅     吉ICP备05001602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727号     邮编:130021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0431-12350     监督投诉电话:0431-85096328    

    网站标识码:2200000056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767号     访问量统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