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中国应急管理报
发布时间:2019-09-16 14:51:00 来源:
打印| 字号:[ ]|

中国应急管理报:下绣花功夫,为重点行业领域打造一张安全网
——“白山松水安全行”活动走进吉林省白山市

白山市森林消防支队在林区开展巡护

 

  “林区发生火情,请立即赶往现场处理……”伴随警报声,吉林白山市森林消防支队实战演练正式开始。20余名队员迅速集结,整装上阵,操起高压水泵、风力灭火机、二号工具等消防器材,冲向起火点。吹灭、浇灭、扑灭,分工明确。不到1分钟,20米长的火线被完全扑灭。

  这是7月16日,“白山松水安全行”采访团在吉林省白山市看到的场景。

  多年来,白山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狠抓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深化隐患排查整改,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加强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严格规章制度——

  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有一次我出差去长春,公司的GPS监控系统监控到我的车辆超速,回来后公司工作人员立即对我进行了处罚。”白山市板石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立学说,“在我们公司,规章制度才是‘最高领导’,老板违规一样按章受罚。”

  安全生产需要刚性制度,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白山市板石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还有一大亮点——利用好亲情提示板。该公司亲情提示板上贴着的一张张温馨的照片是由驾驶员家属提供的,上面还附有她们最想对爱人说的一句话。该公司规定,每一位驾驶员在准备出车前,必须到亲情提示板前,驻足静立30秒钟。

  张立学说,这是一个静心的过程,看着自己最爱的家人的照片和真情寄语时,每一位驾驶员都会更加珍惜生命,珍爱生活,这个亲情提示板也会引导他们在驾驶过程中更加认真和谨慎,将“要我安全”转化为“我要安全”。

  在该公司办公楼,笔者发现GPS视频监控室内4块显示屏不停地闪烁,实时呈现着执行任务的驾驶员动态和行车轨迹。

  作为白山市唯一具有国家三级道路货物运输资质、旅游客运省际运输资质的综合性运输企业,该公司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多年来没发生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出车之前想一想,检查车辆要周详;上车之前想一想,领导亲人盼安康……”在该公司门口,笔者的目光便被这样一个场景吸引住了:整个上午,每名驾驶员都会在门口的一块展板前驻足默念。而他们默念的内容正是该公司于2005年编写的“安全24想”。

  “安全24想”是全国交运系统推广的安全管理方法,也是该公司领导层与全体驾驶员,用半年时间反复打磨编写的安全驾驶顺口溜,其内容涵盖从出车到收车的每个环节,成为每次安全考核的必考内容。张立学自信地说:“只要背熟‘安全24想’并认真遵守,开车基本不会出问题。”

  为严抓严管,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实行安全成本风险抵押金制度,每年初与驾驶员签订安全行车保证书,进一步约束驾驶员操作行为。

  “安全与效益冲突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张立学最常对员工们说的一句话。

  细化危险预防——

  从根本上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7月16日10时左右,白山市社会福利院2楼活动室里,老人们或在练习书法,或在做手工,或在锻炼身体,显得悠闲自得。

  “我们在这里住得很舒心,子女们也放心。”一位老人告诉笔者,“这里经常‘搞演练’,教我们发生火灾、地震时如何逃生。你看,这地面既防火又防滑,很安全。”

  白山市社会福利院始建于1990年,经过多年发展和扩建,现如今总建筑面积已达17300平方米,养老功能齐全。建院近30年来,该院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这里不仅有防火毯,其他的安全保障措施也一应俱全,我们还建立了微型消防站,如果发生火情,可以在3分钟之内自行灭火。”笔者被大楼吸烟区的防火毯所吸引,白山市社会福利院办公室主任张志红这样介绍。

  张志红说,这里实行联勤联防,浑江区消防大队和白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都在该院周边500米范围内,一旦出现事故,5分钟内就可赶到。

  张志红说:“我们还建设了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系统以及应急呼叫系统。老人如果在房间内出现特殊情况,可第一时间通过应急呼叫系统向外发出警报。”

  防范措施细致入微,安全才有保障。近年来,板庙子矿业有限公司同样积极强化安全管理,旨在保障长久的平安与和谐。

  采访团来到该公司矿井下时,一名“全副武装”的员工正在作业。他戴着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熟练地操作着工具,安全腰带上挂着配套工具,脚下穿着带钢板的特制的防穿刺鞋。灯光微弱的井下,凭肉眼从远处仅能靠他身上的反光衣和头上的矿灯来锁定位置,但他的一举一动已经通过佩戴在身上的定位卡,实时传输到该公司的安全指挥中心。

  据介绍,该公司员工下井时要穿戴九件安全防护用品。这些防护用品全套价值上万元。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该公司每年在员工防护用品、井下巷道支护、“六大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安全投入高达4000万元。企业还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在行业内率先引进更为先进的工艺,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持续提高现场作业安全标准,减少高危环境作业人员。

  “有人在作业时受伤或摔倒,只要按下定位卡上的报警键,指挥中心的值班人员就会立即锁定其位置,并安排人员前去救护。在我们公司,员工作业时就算是擦破皮,也要按照事故处理。”该公司工程师石勇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今年初,一名员工在作业时,由于扳手使用不当,手上磨出了水泡。事后,员工按程序上报,公司专门召开了安全生产会议,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并要求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生产,预防为要。板庙子矿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可以概述为三个方面:强化“安全三要素”管理、应用科学风险管控方法、不断改进提高生产工艺技术。该矿针对人、环境、设备这三个容易导致矿山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强化管理,严控风险;对生产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与控制,对已发生的大小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制定控制预防措施,避免类似或相关事故再次发生等;引进先进的工艺,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持续提高现场作业安全标准。

  加强宣传部署——

  旨在增强全民防火安全意识

  “您已进入景区,请不要将火柴、汽油等易燃物带入山林,禁止吸烟,禁止乱扔火种……”进入长白山景区前,导游在旅游大巴上对游客进行防火安全提示。进入景区后,旅游车内会播放防火常识。景区内随处可见广告牌、条幅,上面醒目地印着防火标语,让进入景区的游客看到提示语,想到安全。

  这一切,得益于白山市森林消防支队超前的防范意识,游客从单一的观光赏景,变成观光游玩和学习知识两者兼顾,增强了防火意识。而这也使得景区火灾发生率不断降低。

  7月16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白山市森林消防支队。据介绍,多年来,该支队的主要任务是担负白山地区1.74万平方公里森林资源保护任务和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其中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朝边境、露水河林区为重点管护区。

  在白山市森林消防支队,笔者看到该支队政治委员胡涛正在指导指战员们进行防火演练,表情严肃认真,目光紧锁作业场,不时看一眼手表。胡涛表示:“我们执勤的关键在防,核心在人,控制好核心才能防患于未然。近几年,随着长白山景区游客数量日益增加,防火形势更加严峻。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防火宣传面,向游客普及防火知识。”

  除此之外,该支队在长白山西景区山门内建立了集防火宣传、机动备勤、综合救援、督查检查和指挥通信于一体的森林消防救援服务站,在每年春秋防火紧要期,支队会派出驻防分队深入重点火险区实施靠前驻防。

  同时,该支队主动邀请景区各大旅游公司的导游到基层单位参观培训,并采取全员全装机动巡护、徒步巡护和警地联合设卡检查的形式,执行防火勤务,实现兵力部署网格化,形成“一线有重兵、二线有援兵、三线有备兵”的梯次行动格局。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在风险管控、应急响应上下一番绣花功夫,白山市为重点行业领域打造了一张安全网。

  (《中国应急管理报》9月7日 4版)

  •  

    主办:吉林省应急管理厅     吉ICP备05001602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727号     邮编:130021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0431-12350     监督投诉电话:0431-85096328    

    网站标识码:2200000056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767号     访问量统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