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通告 > 应急厅文件

吉应急机关党委〔2020〕52号

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2020年

软环境暨营商环境工作计划的通知

 

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省应急管理厅2020年软环境暨营商环境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应急管理厅

2020年3月17日

 

 

 

省应急管理厅2020年软环境

暨营商环境工作计划

 

  软环境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训词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软环境暨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继续坚持作风引领,强化“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抓稳定、抓安全就是抓民生”的意识。推行阳光政务、规范行政执法、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肃“回头看”,深入解决“十字诟病”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深层次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执法环境和营商环境。实现行政执法水平和服务经济、服务企业能力明显提升,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一、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创新方式,不断丰富服务载体。继续发挥审批办“党员先锋示范岗”,12350举报中心“巾帼风采示范岗”,信访接待窗口“文明接待示范岗”优势,巩固现有成果,与疫情防控期间设立的“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有机结合,通过示范、带动、辐射,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

  (二)完善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继续组织开展“送培训进企业”“服务式督查检查”“驻矿培训”“普法式督查检查”“下沉式督查检查”“延伸式督查检查”等活动,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完善服务举措,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吸收疫情防控期间的有效作法,并固化为制度,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保障。全方位开展“指导服务”,采取专家指导、轻微违法不处罚、专家远程视频指导、线上线下指导服务、侦察兵式明查暗访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三)深入改革,不断强化服务职能。一是推行不见面审批。通过网上公示行政审批人员电话、QQ号、微信等联系方式,倡导网上咨询,网上解答。公告群众、企业将申报的所有资料邮寄至政务大厅,企业办结的许可、证件等由发证机关负责邮寄至企业等方式方法,结合网上审批平台,实现群众企业申请办理的各类应急管理政务服务事项“零跑动”,做到企业与审批人员不见面审批。二是规范审批流程。科学设置材料申报和办事流程,做到企业材料提交最少,审批环节最少,承诺办结时限最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全面梳理规范“办好一件事情”事项清单。针对需要多部门办理的“一件事情”,明确牵头部门,做好“一件事情”审批服务流程的简化优化和“一窗受理”工作。四是进一步完善并拓展行业联合审批标准。按照“一窗受理、一表申请、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的联合审批模式。坚持梳理规范一件、公布实施一件、宣传推介一件的原则,逐步扩大事项范围和数量。

  (四)持续整治,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尊崇党章、践行训词、强化作风”专项整顿工作成果,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深入解决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的“飘、躲、推、拖、等、靠、宽、松、软、虚”十字诟病及作风建设深层次问题。加强对软环境暨营商环境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征集社会各界对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意见建议,加强对重要岗位和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促进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根本性转变。

  二、完善工作措施,持续推进“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

  严格落实“放管服”工作体制,省、市、县三级公布的“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事项数达到30项以上;在开办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方面,推出100项省内、省际“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一是做好“最多跑一次”事项比对规范和动态调整工作。按照依法、减权、规范的原则,对照机构改革后确定的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形成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时对 “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进行比对规范和动态调整,做到事项名称一致,事项数量基本一致,办事流程基本一致,并向社会公开,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前获得明确预期。二是加快落实“减层级、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要求。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办事材料,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环节,缩减办事期限。三是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针对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不完善、数据共享不充分、办事不方便等问题,梳理各政务服务事项申请要素、应交材料、结果证照之间的共享复用关系图谱,重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办事流程。

  三、结合队伍实际,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法规体系建设

  (一)强化法规体系建设。梳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类有关法律法规,并跟踪应急部《应急管理立法体系框架方案》立法进程,对相关地方立法需求进行研究论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二)加强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一是深入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二是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定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明确具体操作流程。绘制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流程图。三是加强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监督。推进应急管理部门行政执法的评议考核和督促检查,争取纳入安全生产年度绩效考核统一进行。

  (三)加强法制规范化建设。一是建立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上位法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提出清理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意见或建议。二是推进应急管理类地方标准建设。研究制定制修订应急管理类地方标准计划,根据征集和推荐,年内申报、立项2部以上地方标准。三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加强对各级党政机关征求意见的回复工作。

  (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全省安全生产领域社会信用奖励惩戒工作。按照国家联合惩戒和联合激励有关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列入“黑名单”或“红名单”。二是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采集和使用,实现多部门、跨领域信息联享、信用联评、守信联奖、失信联惩的共享机制。三是落实安全生产联合惩戒和激励措施。出台全省安全生产领域社会信用分级分类制度文件,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

  四、健全工作机制,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保障

  (一)健全软环境工作机制。继续按照党组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开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各处(室)、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履行本部门加强软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按照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共同整治的原则,推动软环境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加强对接待窗口、12350举报中心、示范岗的管理,认真受理各类投诉并限时办结。积极探索软环境暨营商环境问题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的破坏软环境暨营商环境行为经查证属实,被举报人被处以党纪政纪处分和追究法律责任的,给予举报人相应奖励。

  (三)健全整改落实机制。聚焦可能影响应急管理暨软环境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对各类问题进行分类,明确责任主体,及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四)健全宣传引导机制。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反面宣传为辅的原则,通过分散宣传、集中宣传等方式,不断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引导企业树立安全理念,弘扬正能量。加大在主流媒体宣传的力度,同时,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督查检查等专题宣传报道力度,覆盖应急管理的各个领域。

发布时间:2020-03-17 17:41:00 来源:
打印| 字号:[ ]|
 

主办:吉林省应急管理厅     吉ICP备05001602号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727号     邮编:130021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0431-12350     监督投诉电话:0431-85096328    

网站标识码:2200000056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767号     访问量统计:

图片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