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减办〔2020〕22号
吉林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
印发吉林省2020年10-12月份自然
灾害风险分析报告的通知
各市(州)减灾委员会,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减灾委员会,省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近日,省减灾委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组织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气象局、省地震局等部门,召开了全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会商会,综合会商研判第四季度全省灾害风险形势,形成了《吉林省2020年10-12月份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分析研判和防范应对工作。
吉林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9月27日
2020年第4期
吉林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吉林省应急管理厅 2020年9月23日
2020年10-12月份
吉林省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
近日,省减灾委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气象局、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地震局、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对2020年10月至12月份全省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综合分析研判,具体情况如下。
一、主要灾害趋势预测
(一)气候趋势及气象灾害
据省气象局预测,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3℃,比常年同期(-2.9℃)和去年同期(-2.7℃)均略高;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0~50毫米,比常年同期(52.9毫米)略少,比去年同期(61.7毫米)偏少。
10月份,预计全省气温比常年略高,并会有少雨时段出现,火险气象等级较高。10月下旬至11月,我省中东部较易出现雾霾天气。11-12月份,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较大,全省易发生大风、寒潮、暴雪、道路结冰等灾害天气。从常年气候状况看,中西部地区发生暴雪天气较少,东部较多。另外,10月-12月期间有降温过程,易发生霜冻灾害。
(二)洪涝灾害
据水利部门预测,我省10-12月份没有较大的流域性自然灾害风险。今年我省河道水位偏高,10-12月份全省气温较低,水利行业主要面临冬季河水、土壤结冰冻胀引起的土地膨胀、地表不均匀隆起对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
(三)地质灾害
据自然资源厅分析预测,10-12月份,是全省地质灾害低易发时段,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但受冻胀影响,仍有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进入10月份,全省气温大幅下降,降雨逐渐变为降雪,发生大范围强降雨的可能性较小,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较小,但今年前期降雨量较大,岩土体饱和,存在由冻胀引发崩塌灾害的可能。因此,要密切关注因冬季冻胀引发的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农作物病虫害
据农业部门预测,由于我省今年夏、秋两季降雨量较大,8月中旬温度偏低,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孕穗、抽穗及灌浆成熟期气温回升慢、湿度大,预计部分区域玉米水稻仍有发生穗部病害的可能性。
三、灾害风险形势综合分析
综合判断,10-12月份,我省自然灾害风险水平总体偏低,主要可能出现大风、暴雪、低温冷冻、崩塌和地震等自然灾害。10月至12月份,是我省秋末冬初时节,北方冷空气影响逐渐加强,全省气温逐渐下降,降水也逐渐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减少,自然灾害风险水平总体偏低,但仍需防范大风、暴雪、低温冷冻等各类自然灾害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通信电力等重点领域造成的不利影响。其中,中西部地区要重点预防大风自然灾害的发生;东部山区要预防低温冷冻、暴雪、崩塌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松原地区仍要预防地震灾害的发生。
10-12月份灾害风险分布图
四、防范应对措施
(一)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做好人员和物资准备工作
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气象等部门要及时做好大风、寒潮、暴雪等灾害天气过程的监测预警和会商分析,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预报;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报;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做好病虫鼠害的防治工作。各部门应强化值班值宿和重大灾害事件日报制度,加强对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灾情的会商核定,积极做好人员、物资等方面的准备,把工作和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
(二)加强防范部署,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实时掌握气象预报、水文监测、地质灾害预测等相关信息和预警通知,督促各工矿企业提早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遇有极端天气过程,应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撤离危险区域人员,严防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生产安全事故。
(三)要密切关注冬季冻胀引发的灾害
冻胀是我省冬季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应密切加强东南部山区公路两侧边坡、房前屋后的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监测预警,提前做好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巡查工作,避免因灾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同时,要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冻胀防治,减少冬季河水、土壤结冰冻胀导致的水利工程建筑和设施位移、变形。
主办:吉林省应急管理厅 吉ICP备2024011668号-1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3727号 邮编:130021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0431-12350 安全生产投诉举报邮箱:12350@jl.gov.cn
网站标识码:2200000056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767号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