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部门动态
发布时间:2019-03-15 13:31:00 来源:
打印| 字号:[ ]|

吉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印发《2019年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方案》

吉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

印发《2019年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方案》

 

  为有效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普及森林草原防火知识,扎实做好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工作,近期,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印发《2019年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方案》。

 

  附件:2019年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方案

 

 

 

 

  附件:

 

2019年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方案

 

  为全面做好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全民森林草原防火意识,不断普及森林草原防火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支持森林草原防火的良好氛围,现结合应急管理部北方重点片区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风险防控工作座谈会议和全省冬春安全整治大会战暨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要点和我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实际,制定本宣传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和国家、省政府有关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部署,创新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形式,实时反映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动态,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森林草原防火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保证森林草原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推动我省森林草原防火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宣传内容

  《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吉林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命令》及森林草原防火规章制度、工作部署。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森林草原防火预警信息及响应措施、预防森林草原火灾重要措施、扑救森林草原火灾安全避险常识、林区野外火源管理及农田秸秆禁烧规定。中国森林防火微信公众号、吉林省应急管理官方微信、吉林省应急管理官方微博、吉林省森林防火微信公众号、森林防火吉祥物“防火虎威威”、森林草原火警电话“12119”。森林草原火灾案例以及反映基层单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者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等。

  三、主要工作

  (一)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程建设

  各地要全面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宣传警示设施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加大固定宣传碑、宣传牌、宣传橱、防火虎威威、森林草原防火旗阵的布设密度。在进入林区、草原区、主要公路布设醒目的森林草原防火宣传牌。在林区、草原区重要路口、防火检查站、旅游景区和林场、村屯布设森林草原火警电话“12119”标识旗和森林草原防火预警信号旗。增加带有应急管理部门标识的警示物。继续强化森林草原防火预警预案和预警信号功能的宣传。

  (二)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宣传周

  今年4月20日至5月20日为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在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加大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力度。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以东北大秧歌、广场舞、露天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集中开展大型的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积极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农户、进生产企业、进旅游景区”等活动,形成浓厚的森林草原防火氛围,消灭宣传死角,实现防火宣传范围全覆盖。结合“5.12”防灾减灾日、“4.4”防火虎威威诞生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清明节、国际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高火险时段,开展主题鲜明的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周活动。

  (三)社会公益宣传

  森林草原防火期内,应急管理部门要在新闻媒体主要版面和强档栏目刊播生动、鲜明、警示性强的森林草原防火公益提示,及时发布森林草原火险预警预报。森林草原高火险期内,联合通信部门发送森林草原防火警示短信,提高人们防范森林草原火灾的警惕性,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不断强化全民防火安全意识。

  (四)移风易俗宣传

  在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等祭祀高峰时段,积极倡导和推广扫墓献鲜花、种植长青树、网上祭奠等文明祭祀方式,逐步改变烧纸、焚香、燃烛、放炮、放孔明灯等传统祭祀习俗,让“无烟上坟”、“文明祭祖”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宣传引导,逐渐改变祭祀风俗习惯。

  (五)走村入户宣传

  在林区、草原区的街道、社区、厂矿、集市、学校等地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宣传点、流动宣传车、宣传一条街,悬挂标语、条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开展宣传。充分利用宣传车延伸宣传距离远的优势,通过发放《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手册》、《森林草原防火须知》、《联防公约》、《通告》、《公告》等各种宣传品,加大对边境地区、偏远乡镇、分散村屯、零散住户等重点部位的宣传力度,消除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死角。林区乡镇、村组要开展对小孩、老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特殊群体及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工作。

  (六)秸秆禁烧宣传

  结合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告》、《吉林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通过现地发放宣传单、禁火令、通告以及在农田集中的森林草原防火区边缘插“禁火旗”的做法,营造禁火声势、宣传禁火新规,有针对性地大力宣传焚烧秸秆的规定。

  (七)旅游景区宣传

  在森林草原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森林草原旅游景区开展森林草原防火专项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景点的宣传栏、宣传橱、警示牌、标语、门票等媒介,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宣传活动。通过旅游公司、导游人员,以发放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单、宣传卡等形式,加强游客森林草原防火知识教育,提高游客森林草原防火意识。

  (八)联防联护宣传

  在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时段及行政交界区域林区乡镇、“联防”村屯,通过“区域联防”、“村民联防”、“警地联防”等形式,面向林区群众宣传森林草原火灾预警、预防知识,特别要明确“村民自助联防组织”带头人的责任,充分发挥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和震慑力,不断提高广大林区人民群众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的相互监督作用和自我约束能力。

  (九)警示教育宣传

  吸取国内外森林大火的教训,大规模开展以“不忘教训、警钟长鸣”为主题的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制作小型专题片、访谈等形式,在电台、电视台、报纸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媒体上宣传报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事迹,树立崇尚先进、赶超先进意识,提高社会关注度。通过各媒体公布森林草原火灾案例查处情况,曝光违规用火现象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

  四、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要深刻认识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把宣传作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来抓,主要领导要对宣传工作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主管领导要认真组织实施、落实责任人员,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改革期间,各级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认真做好火灾防控工作,决不允许因改革期间人员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等出现工作上的断档和真空。

  (二)要提高思想认识

  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识要到位,宣传要到位。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不能掉以轻心。要提前动手,抢前抓早,采取超常规的宣传措施,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要强化监督检查

  各级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和应急管理部门要经常组织督察组,深入林区、草原区检查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的部署和措施落实到位。春、秋防火期结束后5日内,要做好森林草原防火旗阵、宣传旗、预警旗撤收保管工作,避免造成浪费。

  (四)要反馈工作动态

  各级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和应急管理部门要及时编写高质量的森林草原防火简报,积极推介本地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动态,省应急管理厅、省林草局要择优以省级简报转发,并推荐给相关媒体进行报道。同时将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做法浓缩成新闻稿件,通过“吉林省林草局信息报送系统”上报,省应急管理厅、省林草局要实时在国家微信公众号、省微信公众号、省应急管理厅、省林草局和省政府网站发布。

  (五)要关注防火新闻

  各地在通过新闻、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关注防火新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国森林草原防火微信公众号和吉林省森林草原防火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力度,不断提高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广大林区群众的参与程度。

  (六)要强化档案管理

  各县级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单位要建立固定宣传物档案,并将宣传碑(牌)、宣传橱窗、宣传墙、森林草原防火彩旗阵、森林草原防火“虎威威”等固定宣传物录入森林草原防火地理信息系统,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每个防火期结束后,将撤收的防火旗等宣传品登记造册,能在下个防火期继续使用的要妥善保管,损坏严重不能继续利用的要及时更新。

  (七)要严格完成时限

  各级森林草原防火办公室要根据本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各市(州)级森林草原防火办公室请于2019年3月30日和12月15日前分别将本级宣传教育方案和全年宣传教育工作总结上报省森林防火网。

  •  

    主办:吉林省应急管理厅     吉ICP备2024011668号-1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南湖大路1088号     邮编:130022

    安全生产举报电话:0431-12350     安全生产投诉举报邮箱:12350@jl.gov.cn

    网站标识码:2200000056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767号     访问量统计:

    图片

    微信公众号